第卅五日︱聖殿毀,天地廢,聖經的去中心化
導言
在投資市場上,我們常常會聽到避險產品,避險避險,顧名思義,就是要“規避風險”,在市場不穩定的狀態下,仍然相對穩定、價格不會劇烈波動的的資產,較常見的是黃金、國債。馬可福音十三章,是一篇另類的投資專欄,經文提到大量的預兆、大災難、日頭變黑、月亮不發光等等,但其實在段落的前後,耶穌首先宣告「聖殿被毀」,最後又宣告「天地都要過去」,「聖殿毀、天地廢」猶如兩把鑰匙,為信徒在亂世中找到生命的可寄託之處。
聖言誦讀:馬可福音十三章1~31節節選
邀請您在心裡反覆默誦今天的經文,留意當中觸動您的詞彙/句子。
1耶穌從殿裡出來的時候,有一個門徒對他說:“老師,請看,這是多麼美好的石頭!多麼美好的建築!”2耶穌對他說:“你看見這些偉大的建築嗎?將來必沒有一塊石頭留在另一塊石頭上面,每一塊都要拆下來。”
3耶穌在橄欖山上,面對聖殿坐著,彼得、雅各、約翰和安得烈私下問他:4“請告訴我們,甚麼時候會有這些事呢?這一切事將要成就的時候有甚麼預兆呢?”
……
28“你們應該從無花果樹學個功課:樹枝發出嫩芽長出葉子的時候,你們就知道夏天近了。29同樣,你們甚麼時候看見這些事發生,就知道他已經近在門口了。30我實在告訴你們,這一切都必會發生,然後這世代才會過去。31天地都要過去,但我的話決不會廢去。
—馬可福音十三章1~31節節選.新譯本—
馬可福音十三章是著名的「橄欖山講論」,是馬可福音裡耶穌最長的一篇講論,而講論的背景是耶穌與門徒就著聖殿的對話。當門徒讚嘆於聖殿的宏偉時,耶穌卻預言這座在猶太人心目中象徵永恆的建築將徹底傾覆。我們不必很快把這預言對應主後70年的第二聖殿被毀。事實上,從十一章耶穌進入耶路撒冷開始,多次提到祂與聖殿群體之間的衝突,而從耶穌「棄絕聖殿」(十一15~17)的那一刻開始,門徒早就應該有這方面的認知。
上帝要「去聖殿化」,祂要親手拆毀人間的宗教中心,祂要廢掉以色列人沿用已久、以聖殿為中心的祭祀體制;不單如此,在段落的末尾,耶穌提及「日頭變黑、月亮不發光」,到最後再提及「這世代、天地都要過去」。整個段落下來,「聖殿、日月、世代、天地」等一切「可見的倚靠」都挪走,而唯一留下來不會被廢去的,是「神的話」。
其實這不是以色列人第一次經歷聖殿被毀,我們稱呼耶穌時代的聖殿為「第二聖殿」,在歷史上,以色列人早已經歷過「所羅門聖殿」被毀,在那次「聖殿被毀、聖民被擄」之後,以色列人的信仰出現了具大的轉變,從以「聖殿」為中心,轉移至以「聖經」為中心,唯晝夜思想耶和華的話的人,能如樹栽溪旁、按時結果。只是,隨著時代的推移,生活的安定,以色列人又再把信仰寄託在「可見的聖殿」之上。去中心化的信仰並非否定秩序,而是回歸「基督為元首」,「我們是活石,被建造成為靈宮」的本真。聖經的去中心化並非失去焦點,而是把生命寄託在真正的穩固磐石上。
你最容易將信仰安全感寄託在哪些「可見的中心」之上?是堂會建築?是教會的組織?是傳統的禮儀?親愛的,讓我們以神的話為錨,當堂會關閉、宗派式微,我的生命仍能活出真理,見證基督。
禱告良辰:
永恆的主,祢以話語創造天地,「天地都要過去,祢的話卻長存不廢」,求祢破碎我們對可見之物的依賴,將祢活潑常存的話刻在我們心版上。當世界格局幻變如海浪翻騰時,讓我們以祢的話語為錨,活出不被搖動的生命。禱告,奉耶穌基督的聖名祈求,阿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