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日︱被丢掉的麻布,被裹好的屍體
在馬可福音中,「衣服/外袍」的希臘文常常出現,但特別描寫到衣服材質的話,就只有十四章這位青年身上所披的「麻布」,「赤身披著麻布」的描述讓人心痛,不要說一件體面的衣服,這青年似乎連一件內衣也沒有……
在馬可福音中,「衣服/外袍」的希臘文常常出現,但特別描寫到衣服材質的話,就只有十四章這位青年身上所披的「麻布」,「赤身披著麻布」的描述讓人心痛,不要說一件體面的衣服,這青年似乎連一件內衣也沒有……
「猶大的吻」在三卷福音書都有記載,但每卷福音書都有所不同,馬太記載了耶穌與猶大的對話,路加記載了耶穌醫治那位被削去耳朵的敵人。而馬可呢?馬可獨家報導了一位「青年」,一位赤身披著一塊麻布的青年……
在逾越節晚餐之後,耶穌帶著門徒前往橄欖山的客西馬尼園,就在路上,耶穌忽然來了一句:「你們都要跌倒」,如同羊沒有作為中心的牧羊人,門徒失去了耶穌——那一直維繫著他們的中心點。
在逾越節晚餐前,耶穌打發兩個門徒進城去找一個晚餐的地方,與取驢駒的段落相似,耶穌整個指引和方向都非常清晰,甚至連拿著水瓶這樣的細節也標記出來,讓人不禁懷疑「水瓶」是不是接頭的暗號。無論如何,經文的重點是,在耶穌與門徒到達之前,家主已經為耶穌預備好「客廳」……
最近跟女兒為咗一對「閃閃鞋」鬥智鬥力,雙方都「紋盡腦汁」,我是「想方設法」要說服她等到暑假才買;她是「窮盡心思」要說服爸爸盡快買給她;各種合理的、不合理的理由、甚至是詭辯層出不窮。人性中似乎有一種為了自身的某種利益而「絞盡腦汁」的時候;昔日的耶路撒冷,同樣有「絞盡腦汁」的人,而且他們一拍即合……
在投資市場上,我們常常會聽到避險產品,避險避險,顧名思義,就是要“規避風險”,在市場不穩定的狀態下,仍然相對穩定、價格不會劇烈波動的的資產,較傳統的是黃金、國債。馬可福音十三章,是一篇另類的投資專欄,告訴我們什麼才是真正的“避險產品”……
今天一切都離不開一個詞:流量,如果沒有流量就必須為自己製造流量。雖然相隔2000年,但昔日在耶路撒冷城裡,也有一群為了流量而活的人,耶穌提醒門徒,要提防這群人……
讀這段經文,我突然有點感觸,因為我想像的復活裡,還是有丈夫、有妻子,還是有婚姻關係……但耶穌在這裡說沒有。原來,婚姻關係就只有這一輩子,是不能延續到復活的世界……
園主精心預備的葡萄園,親手栽下最優良的葡萄、有籬笆抵擋野獸、壓酒池醞釀豐收、守望樓保障安全(1),然後才租給佃戶。佃戶本該按時交果實作為租金,卻在日復一日的耕作中,企圖將「租約」變成「屋契」。
無花果樹有不同的品種,它們的共同特點是「果葉同長」,無花果樹在長葉子時,都會露出一小顆像是櫻桃的果子,被葉子蓋著,然後葉子繼續長到落下時,無花果的果子就會完全露出來。因為「果葉同長」這個特性,我們從葉子的茂密程度就可以判斷果子的概況,這就是為什麼耶穌走過去無花果樹,看看能不能找到被葉子蓋著的小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