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卅六日︱「絞盡腦汁」的人性

導言

最近為咗一對「閃閃鞋」,跟女兒來了一場腦筋角力,最後結果當然是我輸了。但在回想整個角力的過程,其實十分有趣,我們雙方都「紋盡腦汁」,我是「想方設法」要說服她等到暑假才買;她呢?是「窮盡鬼腦袋」要說服爸爸盡快買給她;各種合理的、不合理的理由、甚至是詭辯層出不窮。人性中似乎有一種為了自身的某種利益(維護又好、獲取也罷)而「絞盡腦汁」的時候;今天的經文,我們會看看兩組「絞盡腦汁」的角色,他們如何一拍即合……

 

聖言誦讀:馬可福音十四章1~11節節選

邀請您在心裡反覆默誦今天的經文,留意當中觸動您的詞彙/句子。

1過兩天,就是逾越節和除酵節了,祭司長和經學家設法怎樣用詭計逮捕耶穌,把他殺害。2不過他們說:“不可在節期下手,免得引起民眾暴動。”

……

10十二門徒中的一個,就是加略人猶大,去見祭司長,要把耶穌交給他們。11他們聽見了就很歡喜,答應給他銀子。於是猶大就找機會出賣耶穌。

—馬可福音十四章1~11節節選.新譯本—

馬可福音十四章描繪了人性的幽暗——猶太的宗教領袖想方設法以詭計「殺」耶穌以維護體制利益(1-2),而門徒猶大就主動找機會「出賣」耶穌以換取銀子(10-11)。

作為猶太的宗教領袖,祭司長和經學家非常理解逾越節期間耶路撒冷的民情,他們知道那時的耶穌已經受到不少以色列人的愛戴,因此他們在「殺害耶穌」的行動上有所顧忌。至少他們共識是「不可在節期下手」,以免引起民眾的騷亂,或許是民眾的騷亂會惹來羅馬當權者的不滿,從而影響以色列人的自治空間,這是祭司長和經學家付不起的代價。由此可見,他們決意暫時不殺耶穌,不一定是出於宗教上的考慮,更可能是出於政治性的考慮,為要保住自身在以色列人中間的權力。耶穌,我一定要殺;權力,我一定唔可以失,為了平衡兩者,祭司長和經學家就要「絞盡腦汁」。

而加略人猶大的出現,似乎打破了當中的平衡,經文在此時沒有詳細說明他的計劃,但從下文可以知道,他的計謀改變了祭司長和經學家的原計劃,促使他們在逾越節期間去捉拿耶穌、審訊耶穌。有趣的是,祭司長和經學家還因此而感到歡喜,似乎猶大的「辦法」不單可以除掉耶穌,更可以保住他們的權力,讓宗教領袖不再對「節期下手」有所顧忌。

原文用重複出現的「設法」(ζητεω)來貫穿祭司長、經學家和猶大(十四1、11),前者「設法」要殺害耶穌,後者「想法子」出賣耶穌。原來,當兩個「絞盡腦汁」的人有著共同的利益——在這裡時除掉耶穌——時,他們可以互相補足、成全對方的計劃

親愛的,你最近有「絞盡腦汁」的時候嗎?是為了什麼而「絞盡腦汁」呢?

 

禱告良辰:

慈悲的天父,我們俯伏在祢面前,承認自己時常為「個人的益處」而奔走,可能是為保全自己的舒適,而漠視他人的需要;可能是為掩飾內心的貪婪,編織看似合理的屬靈藉口。願祢的十字架刺穿我們的虛偽,使我們不再為「自己的益處」絞盡腦汁,而是為榮耀祢的名而傾倒一切,就像那個用香膏膏主的伯大尼婦人一樣。禱告,是奉靠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祈求,阿們!


 

#2025年預苦期默想合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