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撒母耳到掃羅:是管治模式的問題?還是領袖的問題?

「撒母耳終生作以色列人的士師」;「撒母耳拿了一瓶膏油,倒在掃羅的頭上,又與他親吻,說:“耶和華不是已經膏立你作他產業的領袖嗎?」這周讀經,讀到撒母耳膏掃羅為以色列王的事蹟,這事蹟標誌著以色列從士師時期步入酋長國時期

士師時期,以色列人面對着一連串軍事危機,單靠每位士師短暫的領導,往往造成局勢的不穩定,因此推舉一個獨立的軍事「領袖」成為了當務之急。領袖的權力最初來自各支派長老的認可,並由撒母耳以神的代表身分介入,藉着膏立的儀式,令他成為被上主認可領導百姓的人(撒上九19~十1):掃羅就是如此。然而,一個酋長國算不上為國家,掃羅很快就面對一個重要的困難:要維繫各支派對他的忠誠。透過立下足夠的軍事功績,鞏固自己的權力後,領袖可以建立一個政治基地,以之作為踏腳石,最終成立一個中央集權的王國。另一方面,與非利士人的持續衝突也強調了一個事實,就是中央集權的領導可以迫使各支派共同參與抗敵,共同敵人引導人統一戰線,最終有機會把以色列各支派導向統一。可惜,掃羅最終也沒有獲得長老們全盤支持,根據聖經的描述,早在掃羅被抽選為王之時,就有「流氓」投訴:「這人怎麼能救我們呢?」(撒上十27),正清楚顯示出政治分裂的危機。到後來,掃羅無法打敗以色列的敵人,不滿之聲就越發明顯(撒上十四29-46,十八6-9),而他們最終也會轉而支持另一個更為成功的領袖(大衞;撒下五1-5),這種權力的交替就是酋長國的本質。

士師時期的支派聯盟,掃羅時期的酋長國,管治模式孰好孰壞,聖經沒有明言。有趣的是,當以利兩個兒子得罪耶和華時,上主親自呼喚撒母耳;當撒母耳兩個兒子轉去屈枉正直時,上主膏立掃羅;從以利到撒母耳再到掃羅,明顯可見編者一直著眼於領袖是否忠於上主,做「上主看為美善的事」。今天,啟德家也在尋索適合新形勢、新時代的組織架構,但願我們在尋索中,不忘真正重要的是「領袖的生命」,我們是否「忠於上主」,做「上主看為美善的事」。求主鑒察我們。

本文部分內容摘錄自:《聖經的文化世界》90-91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