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此我信_10:「我就是我」的神(下)

上文以哈巴谷先知的經歷向大家提問,當上帝的作為與你的屬靈前設出現矛盾時,你會怎樣做?是A)更改自己的前設?還是B)更改上帝來配合自己?

使徒行傳中的彼得就曾有這方面的經歷,使徒行傳十章9~16節裡,上帝的作為與彼得的屬靈前設相違,彼得應該更改自己的前設?還是更改上帝?彼得在最後是更改自己的前設,從「猶豫不定,不明白所看見的異象是甚麼意思」(17),到最後開口說:「我實在看出神是不偏待人的……這些外族人既然領受了聖靈,跟我們一樣,誰能禁止他們受水的洗禮呢」?(44~48)。

那麼,在面對矛盾的時候可以怎樣做?我想哈巴谷先知已經作了一個很好的示範:首先,質疑上帝,真摯地向上帝發出疑問,表示自己的不解、困惑甚至是憤怒;其次,等候上帝,先知雖然憤怒、不解,哈巴谷雖然聲言上帝你這行動是不義的,但他並沒有要求上帝要改變祂的作為,也沒有拂袖而去,相反,他步上守望台去等候上帝。很多時候,當我們問上帝要A、但祂給我們B的時候,或祂保持靜默的時候,我們選擇拂袖而去,沒有繼續等候上帝說話,也沒有給予上帝說話的空間,在祂發言之前,我們已經選擇離席,這樣,即使上帝向我們喊話,我們也不會聽見了。

哈巴谷先知在守望台上等候上帝,彼得在猶豫中繼續思量從上帝來的那異象,當面對矛盾的時候,我們是發問等候?還是發怒離場?

「我就是我」的神,要求我們把發言權還給上帝。「我信神」,並不是從預設的框框出發,並不是要上帝完善自己心底裡的想像和設定,而是真正把我們的神學框框拆除,交給上帝,承認上帝在框框以外,而我們則活在上帝的框框以內

上帝不符合你的框框,並不等如祂不是上帝

正如以賽亞書四十五章7節:「神造光,又造暗;我施平安,又降災禍。」一個真正的一神思想,是沒有使用不義的問題,因為耶和華必然同時是光與暗的上帝,是平安與降災的上帝,是義與不義的上帝,上帝不符合你的框框,並不等如祂不是上帝:因此,當你所經歷的上帝不符合你的屬靈前設時,或許是上帝邀請你敞開自己去經歷祂,並更改自己的屬靈前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