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廿八日︱榮耀路徑,先有淚(杯)涕(洗)

導言

馬可福音中有三次耶穌預言自己的受難與復活,今日是第三次。第一次在22日,那天,我們看到了彼得和耶穌互相斥責;第二次在25日,那天,我們看到了門徒間彼此爭論誰為大。來到今天,第三次的受難預告,又會在門徒中間引起怎樣的風波?

 

聖言誦讀:馬可福音十章32~45節

邀請您在心裡反覆默誦今天的經文,留意當中觸動您的詞彙/句子。

32在上耶路撒冷的路途中,耶穌走在前面,門徒希奇,跟從的人也害怕。耶穌又把十二門徒帶到一邊,把自己將要遭遇的事告訴他們,33說:“我們現在上耶路撒冷去,人子要被交給祭司長和經學家,他們要定他的罪,並且把他交給外族人。34他們要凌辱他,向他吐唾沫,鞭打他,殺害他,三天以後,他要復活。”

35西庇太的兒子雅各、約翰,來到耶穌跟前,對他說:“老師,我們無論向你求甚麼,願你為我們作成。”36耶穌說:“要我為你們作甚麼?”37他們說:“在你的榮耀裡,讓我們一個坐在你的右邊,一個坐在你的左邊。”38耶穌說:“你們不知道你們求的是甚麼。我喝的杯,你們能喝嗎?我受的洗,你們能受嗎?”39他們說:“能。”耶穌說:“我喝的杯,你們固然要喝;我受的洗,你們也要受。40只是坐在我的左右,不是我可以賜的,而是 神預備賜給誰,就賜給誰。”41其他十個門徒聽見了,就向雅各、約翰生氣。42耶穌把他們叫過來,對他們說:“你們知道各國都有被尊為元首的統治他們,也有官長管轄他們。43但你們中間卻不要這樣;誰想在你們中間為大的,就要作你們的僕役,44誰想在你們中間為首的,就要作大家的奴僕。45因為人子來,不是要受人服事,而是要服事人,並且要捨命,作許多人的贖價。”

—馬可福音十章32~45節.新譯本—

耶穌第三次預言受難,與之前兩次有何分別?一個明顯的分別就是他終於提到了受難的地點,是耶路撒冷。而現在,耶穌和十二個門徒,就是在上耶路撒冷的旅途上。換言之,這是耶穌和門徒最後的一趟旅程,到了耶路撒冷,耶穌就要被交給祭司長和經學家,被定罪、被凌辱、被鞭打、被殺害。上耶路撒冷是耶穌「明知山有虎,偏向虎山行」的旅程,展現出羔羊主動走向祭壇的決心

就在這次預言受難之後,耶穌的兩位門徒——雅各和約翰趁此機會求高位,留意他們的請求:「在你的榮耀裡,讓我們一個坐在你的右邊,一個坐在你的左邊」。「在你的榮耀裡」,其實表明了他們聽明白耶穌的預言,不單是受難、更是復活。二人是曾與耶穌「登山」的三位門徒之二,他們親眼目睹耶穌變像、彰顯上帝榮耀(可九1~8),因此,他們相信耶穌復活以後就是上帝榮耀的國度臨到,如今他們所求的是坐在榮耀耶穌的左右,他們曉得元首是復活的耶穌。

只是,耶穌的回應沒有指著榮耀說話,而是指向受難。耶穌以「杯」與「洗」的隱喻,指向祂將要面對的「受苦」與「受死」,比起將來的榮耀,門徒在世要承受的、面對的將是「受苦」與「受死」。前往榮耀的道路,必先經過十字架,沒有捷徑、沒有坦途。親愛的,信仰的核心不是追求成功,而是效法耶穌基督的生命,成為眾人的僕人,為別人傾倒生命。

 

禱告良辰:

親愛的主耶穌,求祢破碎我心中爭競的靈,使我看見十架是我唯一的道路,帮助我在每日生活中效法祢服事的樣式,不是管轄而是服事,在小的事、大的事上都忠心於祢。禱告,奉主耶穌基督聖名祈求,阿們!


 

#2025年預苦期默想合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