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卅四日︱你們要提防「流量」
導言
我一直以為,食飯影食物我已經習以為常,直到有一次跟00後食飯,對方重新擺放食物,調整拍攝角度,配合餐應佈置,修圖,我還是有點不耐煩。席間知悉他有自己的社交媒體要營運,聽他分享從拍攝到成稿的過程,要構想、構圖、洞悉時下熱點、寫內文、取標題、加Hashtag、成片,一切都離不開一個詞:流量,如果沒有流量就必須自己製造流量。雖然相隔2000年,但是昔日在耶路撒冷城裡,也有一群為了流量而活的人,耶穌提醒門徒,要提防這群人……
聖言誦讀:馬可福音十二章38~44節
邀請您在心裡反覆默誦今天的經文,留意當中觸動您的詞彙/句子。
38耶穌教導人的時候,說:“你們要提防經學家,他們喜歡穿長袍走來走去,喜歡人在市中心向他們問安,39又喜歡會堂裡的高位,筵席上的首座。40他們吞沒了寡婦的房產,又假裝作冗長的禱告。這些人必受更重的刑罰。”
41耶穌面對銀庫坐著,看著大家怎樣把錢投入庫中。許多有錢的人投入很多的錢。42後來,有一個窮寡婦來投入了兩個小錢,就是一個銅錢。43耶穌把門徒叫過來,對他們說:“我實在告訴你們,這窮寡婦投入庫裡的,比眾人投的更多。44因為他們都是把自己剩餘的投入,這寡婦是自己不足,卻把她一切所有的,就是全部養生的,都投進去了。”
—馬可福音十二章38~44節.新譯本—
經學家的意思是「律法的教師」,他們的首要任務,就是專心研讀摩西律法,並且教導以色列人認識律法。而有趣的是,在耶穌的年代,這群「老師」似乎特別喜愛「流量」,追求「人的認同」,經文提到他們喜歡「穿長袍走來走去」、「在市中心等待別人問安」、「會堂裡的高位」、「筵席上的首座」,無一不是當時獲取「流量」、得到「別人讚賞」的常見策略。
而更令耶穌討厭的,是「他們吞沒了寡婦的房產,又假裝作冗長的禱告」。作為熟讀律法的教師,經學家理應顧念寡婦的需要,現在卻是「吞沒寡婦的房產」,更糟糕的,是他們「假裝作冗長的禱告」,代禱是經學家的服侍,是他們對人的關懷。「假裝作冗長的禱告」就說明他們的代禱並非出於真正的關心,而是為了掩飾他們對寡婦家產的貪心。經學家是「以信仰之名,行詐騙之實」。
經學家的問題在於他們讓信仰淪為表演。他們追求「流量」,卻忘記了信仰的核心是愛神與愛人。
與這些追求「流量」的經學家形成強烈對比的,是那位默默無聞的窮寡婦。她將兩個小錢(λεπτός)——當時最小面值的銅幣,大約是一個普通勞工一天的工資——投入到銀庫裡,擺上在上帝的手中。兩個小錢,在旁人眼中幾乎毫無價值,但對她而言,卻是維繫生命的全部。她沒有計算能「獲取多少流量」,她也沒有與別人比較,因為她定晴的是以「自己的全部」來回應上帝。
經學家追求「流量」,窮寡婦「完全擺上」;經學家以信仰為名行詐騙之實,窮寡婦以奉獻表達信靠。在預苦期也要在YouTube投放的今天,我也應該反思,當我付出時間、金錢或恩賜時,我是更在意「流量」,還是專注於「分享」?我是更在意「別人如何看我」,還是專注於「神如何看我」?
親愛的,我們要提防「流量」。
禱告良辰:
親愛的主耶穌,求祢除去我心中經學家的驕傲與虛偽,賜我寡婦的單純與信心。在「一切都是為了流量」的世代,幫助我學習在平凡中以真誠的愛去愛祢愛人。讓每個微小的擺上,都成為蒙祢喜悅的祭。禱告,奉耶穌基督的聖名祈求,阿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