啟德閱讀筆記:《道猶在耳——聽道與講道的神學》

《道猶在耳》一書封面

年初,筆者母院曾借用本堂會舉行給牧者的〈講道工作坊〉,有幸參與其中,與眾牧長及師弟妹交流講道。課外交流時,有同道問及「作為主任牧者,在預備講章時,最艱難的是什麼?」我的第一反應是:「聆聽聖言和忠於聖言。」

作為主任牧者,除了常常苦思:「我下週要講甚麼?」以外。在心裡想想會浮起的問題,常常離不開:「我要回應弟兄姊妹甚麼光景?要回應甚麼社會議題?堂會有沒有要推動的活動/事工?」但是,正正是這些浮起的問題,卻常常讓「講道」成為一場「演講」而不是「講道」。

由趙崇明博士主編的《道猶在耳——聽道與講道的神學》,就恰好在回應到底「講道」是一件怎樣的神學事件?「講道」,被宣講出來的道是成肉身的基督自身,因此,『道』不是一個「媒介」去表達某些別的東西、某些躲在背後的東西,否則就是把『道』變為工具去服務其他目的。正因如此,講員必須懂得殺死自己,將自己的意志置之死地,惟願成為上帝話語的出口,而不是常常想著自己「表現」如何,要如何配合堂會的事工發展……等等。

「講道」作為神學事件,既然有人宣講,自然有人聆聽。站在聆聽的一方,這本書又給了我們怎樣的神學反省?容我引用趙崇明博士文中的內容:「今天的聽道者,看重的是自主的選擇權和否定權,以及投訴權。卻忘記了自己其實被上帝揀選和呼召成為聽道者,聽道者是被揀選者,而不是揀選者,理應是不由自主和無法自我控制的人」(頁33~34)。

當市面上教導講道技巧(例:如何使用麥克風?如何使用勢輔助?)、文章組織、例證運用、釋經方法的講道學書籍汗牛充棟時,能有一本從神學的起點帶領我們反思「聽道」與「講道」到底所謂何事的書籍,實是基督教界的福音。

本書由11篇獨立文章組成,盼望啟德家的弟兄姊妹藉著本書,能以重新明白對聽道作神學反省的重要性。若時間有限,筆者誠意推薦其中三篇文章,分別是鄧瑞強博士的〈臨在的基督親自說話〉;趙崇明博士的〈被呼召講道,被揀選聽道〉,以及關浩然博士的〈建造社群身分意識的重複聽道與講道〉。

 

《道猶在耳——聽道與講道的神學》基道書樓購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