韓潮下看教會:我讀《韓風寒風.迥異教會》
作者:呂貴安執事

我知道基督教在南韓算得上是主流的宗教,(南韓三大主要宗教依信奉人數分別是:1. 基督新教約20%,2. 佛教約17%,3. 天主教約11%。)但可能受了太多媒體報道,電視電影的影響,特別是那些異端邪說的故事,印象上總覺得基督教在南韓有那一點點過激靈恩的味道,而對於南韓教會的認識也僅此而然。剛好有機會讀到周志豪牧師的《韓風寒風·迥異教會》一書,當中結合牧師多年在南韓事奉和廣播經驗,從不同的領域分享南韓教會及基督教發展的情況,稍稍疏理了我對南韓教會刻板的印象。
在那些刻板的印象當中,首先讓我好奇的是,為什麼基督新教在南韓發展得那麼興旺?例如書中提到一些上萬人的大教會中,可以有五,六百人參加每天早上五時開始的早禱會,這不要說香港是不可能,就算是全世界也不容易找得到。跟據周牧師的觀察及分析,這其實很大程度與南韓自身的文化因素有關,包括南韓的歴史、地理環境及民族性,另外不同輩份之間語言上的約定俗成,加上儒家文化尊卑分明的傳統等不同因素,讓上帝的道在南韓這片土壤之上得以有機成長,但不代表這就是一個可以隨便複製的模式,周牧師也提醒我們不要盲目跟從,而要反思自身教會在本土的文化和挑戰。
另一個讓我不解的,就是南韓的異端問題。特別是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大學生相信異端的胡說八道?試想像,如果有天我在講台上說自己得著啟示,成為了耶穌的二次道成肉身,你會有什麼反應?書中的「教會篇」,在提到「新天地」、「統一教」的情況時,周牧師再以民間承傳儒家的保守思想、民眾對權威的順服,及語境文化的影響,令很多似是而非的道理多了一從由保守文化以來的說服力,這大概是較重理性、著眼實際利益的香港人不太容易理解的,更想不到的是同樣的文化土壤,上主透過教會能夠培養出數屆基督徒總統(至少他們自稱是),撒但也可以在同一種土壤上將價值扭曲,造就邪教魔頭。
書中也不忘提及近年大熱的韓劇潮流,我特別感興趣的是,南韓很多電影與劇集,都多少有涉及基督教會的情節,也有很多帶有宗教性,特別是探討善惡題材的作品。由我最初接觸,也很喜歡的電影《密陽》,到書中提及的《毒梟聖徒》,到較近期《來自誰的啟示》等都直接地與基督教有關,可以看到基督教甚至滲進了大眾娛樂的層面,但又不失對教會價值的反思及批判。另外對善惡的探討,大家有興趣可以觀看《地獄公使》、《娑婆訶:六指人》,而我個人特別推薦《惡緣》。
本書主要是結習了周牧師刋登過有關南韓教會故事的文章,有人物介紹、宣教故事、教會與南韓社會及文化相互的影響與觀察、甚至是另類旅遊資訊。如果你希望在K-pop 及韓劇以外了解基督教在南韓的腳印及發展,此書非常適合。
《韓風寒風.迥異教會》基道書樓購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