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ecent Posts

  • 第廿九日︱「看得清楚」之後……

    在耶利哥城,瞎子巴底買認出耶穌是「大衛的子孫」,巴底買的「看見」使他最終能「立刻看見」,並選擇了「在路上跟隨耶穌」,敘事以「跟隨」作結。從伯賽大的瞎子,到耶利哥的瞎子,耶穌要門徒從兩個瞎子身上學怎樣的一課…

  • 第廿六日︱重點唔係叫你斬咗隻手呀

    43節至48節的內容簡意就是將任何叫自己犯罪的身體部位砍下來,但重點不在於「砍掉」,而是以剩下來的肢體進入上帝的國。有些割捨看似痛苦,卻是為了保護你不至於全然被棄絕,但是,你可有注意到,在整段經文裡,有一個情況卻是整個人被棄絕的……

  • 第廿三日︱十字架,世界的〈不協和音〉

    〈十字架,極殘忍刑罰,充滿了羞恥,還更羞恥〉是出自玻璃海樂團〈十字架〉一曲的歌詞,在今日的世代,十字架有很多意義,可以是醫治、是潮流、是飾品、是寬恕、是救恩,但是,始終很難讓我們聯想到羞恥、痛苦和死亡。而這,正是當門徒聽到「背起十架來跟從我」時,腦海裡想像到的圖畫…

  • 第廿一日︱耶穌也有失手時?

    馬可福音僅有兩段瞎子得醫治的記載,一個是伯賽大的瞎子,另一個是瞎子巴底買。這兩段經文,把耶穌三次預告自己的受難和死亡夾在中間,成為了一個大段落的序言和結語。在序言:伯賽大村的醫治裡,有一點非常奇怪——就是耶穌要兩次按手才能醫好伯賽大的瞎子,連復活都可以一句話做到的耶穌,竟然要兩次才能醫好一個瞎子……到底,係個病難醫?定係耶穌無能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