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日︱試探和逼迫,不會因為我們受洗就消失
同樣是曠野受試驗的記載,但不像馬太、路加,馬可沒有提到耶穌有沒有記載耶穌和撒旦之間的精彩對話;其中,卻出現了四組角色,分別是「聖靈」、「撒旦」、「野獸」和「天使」,而「和野獸在一起」更是只見於馬可福音的獨特記述……
同樣是曠野受試驗的記載,但不像馬太、路加,馬可沒有提到耶穌有沒有記載耶穌和撒旦之間的精彩對話;其中,卻出現了四組角色,分別是「聖靈」、「撒旦」、「野獸」和「天使」,而「和野獸在一起」更是只見於馬可福音的獨特記述……
馬可以驚人的方式為「福音」揭開序幕:施洗約翰在曠野宣告救主的降臨,無論古今中外,“曠野”往往被視為危險地帶,人或車都要快速通過,不要輕易停步,最好就不要接近。但是,上帝卻為每一位真誠渴慕祂的人預備了曠野。
祂沒有放棄人,雖然我們滿身罪污,微不足道,但祂卻在一群如此微小的人身上建立能力。神的名在全地何其美,不單如此,神的名在我們這滿身罪污的人身上何其美!
在聖經裡面,「羔羊」被描繪成天真純潔,且是無助的,然而,這如此柔弱的形象卻是上帝所要求的祭物…
「阿拉法俄梅格」這個名字宣告整個世界只有一個開始,和一個終局,所有的人終必站在同一位主的審判台前,沒有其他隱藏結局。在等待終局到來之前,願我們的內心一天新似一天,不灰心,也不喪膽。
農曆新年到訪親戚的花園,我看見每一株開得茂盛的盆景,都經過不同程度的接枝,樹枝身上佈滿大大小小的傷痕。我想起今天的經文,原來,那些多結果子的枝子,他們的生命都佈滿了被神修剪的傷痕,是的,屬靈的生命,越修剪越豐盛…
耶穌說:“我是生命”而不是“我有生命”,只有“是生命”的主,祂才能賜予生命,也能收回生命;亦只有祂是“道”,擁有永存永在的生命,祂才有權限把這同樣永存永在的生命使用權賜給世人。
在彼拉多問耶穌“真理是甚麼”之前,耶穌挑戰彼拉多:“凡是屬於真理的人,都聽我的聲音”。但是,彼拉多並沒有聽耶穌的話,縱然他查不出耶穌的罪,但他至終也沒有選擇靠近真理。彼拉多曾經如此靠近真理,但最終選了站在世界的一方。終有一天,世界會逼我們作出選擇,你到時候要站隊那邊呢?
對那些認為:“基督教真是狹隘的、霸道的”,我會回答:“完全正確。”試想像,你在火災現場,其他的出路都被火舌和倒下來的物件阻擋了去路,消防員在外面打碎了你正前方的梗窗。你眼前只有這一條路,你是要活下去?還是在火場中死去?
耶穌在世的時候,曾3次參與喪禮,無獨有偶,3場喪禮中的死者都因祂的大能,而從死裡復活:睚魯的女兒、拿因城寡婦之子,以及今天的拉撒路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