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二日︱什麼?原來有今世來世總不得赦免的罪?
按照教會一般的教導,常以約翰壹書一章9節來表達上帝的赦免,沒有甚麼罪,上帝不能赦免,重要是我們面對自己的罪,向上帝承認的話,上帝便會寬恕我們。不過,回到福音書裡,主耶穌似乎有不同的看法……
按照教會一般的教導,常以約翰壹書一章9節來表達上帝的赦免,沒有甚麼罪,上帝不能赦免,重要是我們面對自己的罪,向上帝承認的話,上帝便會寬恕我們。不過,回到福音書裡,主耶穌似乎有不同的看法……
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:對於一個愛批評的人,總有他可以批評的地方。無論對哪一方,都可以找來批評的把柄,怎麼做都是錯。耶穌時代,就有一群這樣的人…
當一個人接受耶穌時,一定同時會面臨許多人的反對,甚至可能就是自己的父親、母親、奶奶、兄弟姐妹,這無疑是痛苦的;但耶穌鼓勵我們,這個時候我們不要為了維持眼前的和平而放棄信仰……你是一個面面俱圓的人嗎?你會為了不得失人而避談信仰立場嗎?
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傳福音,我們當如蛇般「機警」——小心謹慎,在逼迫臨到的時候,我們要隨機應變,甚至懂得著草走人,不必逞英雄;但是,若我們已經要被交到敵人手裡,那就保守自己真誠無偽,不被虛謊和惡毒所勝,安心作見證吧。
「耶穌隨即叫了十二個門徒來,給他們權柄…」重點從來不是十二個門徒的身世、學識、家底,而是耶穌叫了他們進來,並且給了他們權柄。原來,關鍵不在於我們有否看見人群,而是我們有否聽主召喚…
面對兩個極其兇猛的人,加大拉人沒有人敢走近,因為他們只看見表面上的問題;面對癱子,文士疑惑的是耶穌為何赦罪,而不是只處理表面上的生理問題。其實兩段經文的共通點是…
在耶穌吩咐要渡到對岸,至耶穌上船的期間。馬太記載了兩個不知名的小角色與耶穌的對話,兩段對話都與跟從耶穌有關…
「門是窄的,路是小的」,沒有企理、寬大、光鮮的「門面」,但這條路所通往的是「永生」。
憂慮的出現,通常是因為我們很重視某些東西,把這東西看成為必需的,是生活中必不可決的。而為了滿足或減低這些憂慮,我們就會不斷尋找或倚靠其他的力量,去填補那些讓我們感到憂慮的事情。但是,那些讓我們感到憂慮的事情,到底是不是我們生命中真正重要的東西?
主禱文為我們刻下了時間的維度,「日用之糧,今日賜我」,是祈求今日的事;「免我們的債」,債是已經發生了的,是祈求過去的事;「不叫我們陷入試探」,陷入是將來之事、未發生的事,為將來的事禱告。父啊,我的過去現在將來,全在於你。